科巷又火了!这次,南京人在菜场玩艺术……


科巷,早就不是专属南京人的科巷了。

外地的旅游特种兵,用令人闻风丧胆的队形,宣誓自己对科巷的占领。


去科巷浅尝一口,成为特种兵打卡科巷的动力源泉。而老菜场的最大魅力,是百变的。

你以为它只是个菜场,它悄然变成了民间美食集散地。

你以为它只是个民间美食集散地,科巷已经艺术加持了

是的,你永远可以相信科巷!

2023南京创意设计周,参展艺术家、设计师们对科巷改头换貌。



艺术的根与土壤,始终是生活。

从东白菜园到西白菜园,我看见治愈的烟火气,也看见生活的艺术。



当艺术走进菜场,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

科巷菜场所在的的东白菜园,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近百年的时光里,承载着市井烟火与生活日常。


9位在南京工作、生活的艺术家们,将一街之隔的西白菜园历史风貌区,作为与菜场相互照应的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的一切艺术,都能从隔壁科巷菜场找到“出处”。


左手菜场,右手艺术。

2023南京创意设计周,通过「从东白菜园到西白菜园——环科巷菜场艺术介入项目」,很自然地串联烟火生活与阳春白雪、黄钟大吕的艺术想象。


加入这次艺术介入项目的9位艺术家,跨越60后到90后不同年龄层。

有诗人、音乐人、艺术家、书法家到设计师……他们身上的共通tag是,都生活在南京



丁成菜档提供两种“蛋”。

一种是家常版鸡蛋,另一种是艺术版鸡蛋。

科巷菜场二楼的丁成菜档,艺术家在这里摆摊卖家常鸡蛋,毫无违和感地自然融入了科巷。


显眼的霓虹招牌,鸡蛋摊位不断有人询价买蛋。隔壁菜蔬摊主们,也忍不住好奇打探这位“新邻居”。

丁成菜档上方,同步视频直播。菜场卖家常鸡蛋的实况,全程在西白菜园展厅直播。


白菜园展厅也有一个丁成菜档。

这里的鸡蛋,每一枚都是“鸡蛋”艺术品。鸡蛋上的句子,都是80后诗人、艺术家丁成本人的原创诗歌短句。

诗歌、观念、装置、影像于一体的交互型丁成菜档,刷新了南京人的观展体验,有趣。



西白菜园历史风貌区,一幢独栋红房子民国小楼,是这次环菜场艺术介入项目的主展厅。

推开民国建筑的每个房间门,闯进艺术家们的个人世界。


艺术家高雷,直接用盐在西白菜园展厅地面画了一朵云。

盐,是我们生活里的日常用品,如汗液和眼泪一样,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

艺术家以一朵云,致敬菜场繁茂背后平凡而艰辛劳作的普通人。


在踩点科巷菜场时,高雷还留意到进进出出拉货的板车。

被麻袋压倒的板车,也被复刻,搬到了西白菜园展厅。



南京传媒学院韩旭老师,收集了一些科巷菜场常用的蔬菜、水产叫法。

通过儿童启蒙挂图的呈现形式,科普科巷“黑”话。


西白菜园展厅,“黑化肥挥发会发灰”这个经典的绕口令装置直观又有趣。

据说,这是艺术家本人第一次读绕口令时的错误还原。



艺术家盛剑峰从科巷菜场摊主的日常话语中,各自节选一句话制成声音发光滚动灯箱,并租用了菜老板的菜篓子将其组成塔柱。

在程序控制下,当话音响起,相对应的灯箱字幕即滚动亮起,当话音结束,灯箱就会熄灭。



管道,琐碎生活里的常见物件。

艺术家王克震,将一段废弃油烟管道通过锻打挤压成型。

装置性作品将管道的功能抽离,让管道成为器皿的主体,并且可以根据情况而改变。




你打卡过N次科巷,是否曾留意过科巷日常琐碎的声音?

独立音乐人、影像创作者赵慧儿,把网红科巷日常琐碎的声音,抽离出电子化的振动频率。


德州扒鸡店藕饼扒鸡叫卖声、煎油的声音、扯塑料袋的声音、买菜聊天的声音……靠近声音盒子,感应器自动播放声音片段。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原地还原一个嘈杂喧嚣的科巷。

原来,流量王者科巷,还能这样去打卡……



艺术家赵勤,直接用影像为建筑打开了一扇窗!

艺术家使用投影仪将影像投射到白墙上,将西白菜园谭道源故居及科巷片区的新旧画面叠加在窗框内。


6扇窗户,从上世纪30年代跨越到如今。今昔摇晃的影像,市井画风喧嚣熙攘。

晨钟暮鼓,百年时光浓缩在一天,让人感叹岁月深邃悠长。




2014年,艺术家朱赢椿推出了食物概念主题的第一本散文集《肥肉》。

2022年,朱赢椿又端上一块群英荟萃的《豆腐》,向社会各界群体发声共同书写“豆腐”的故事。

这次,朱赢椿给科巷带来了“肥肉炖豆腐”。

肥肉,油腻,让人“爱并恐惧着,馋并别扭着”。豆腐,清淡,让人“素里寻真,在淡中觉悟”。

“肥肉炖豆腐”艺术展览,艺术家、作家、手艺人、音乐人、建筑师一起参与,让两种极端的饮食情怀有趣碰撞。

一道寻常家常菜背后,更是一次关于时代、记忆和个人历程的寻味之旅。



一蔬一饭,皆是生活。

生活的烟火气来自开火做饭的锅碗瓢盆中,来自烹煮蒸炸炒的十八般武艺。历代的书法经典皆源于日常书写。


蔬菜瓜果、鱼肉奶蛋的选购方法,食材加工烹饪注意事项,节日聚餐食谱……

《奶奶经》书法作品展厅,内容都是来自于艺术家科巷菜场的现场采访调研。


奶奶,生活经丰富的生活王者。

观展的过程,仔细阅读、欣赏文献文本,也收获了一沓子的生活智慧。

科巷菜场,南京城市的一个本土生活素材博物馆。

蔬菜瓜果,鱼禽蛋肉,吆喝声,剁肉声……菜场里的每一处景都是真实生活。

2023南京创意设计周,邀你一起打卡艺术的科巷!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苏ICP备2024102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