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当菜场撞见艺术——科巷新市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到了一个新地方,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汪曾祺

“菜场”这个与锅碗瓢盆、家中琐事有着天然联系的地方,以往只会是家中长辈的主战场。不知何时,它于不经意间华丽转身,蝶变升级为年轻人City Walk的必游地!

从这期开始,小秦将带大家,云逛菜场风评榜上的“圣地”,感受藏在秦淮街巷中的烟火人间。

第一站 科巷新市集(科巷菜场)

科巷取自“科举之巷”之意,原为清代的武科举营盘驻地。1958年,科巷菜场始建,是当时全国十大城市的十大菜场之一,也是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以品种多样,价格公道等闻名于世,圈起了南京主城区的市井烟火,更承载起许多南京市民的儿时记忆。2016年8月被评为南京市“老字号”品牌。

时代变迁,科巷菜场也升级为科巷新市集。 2020年,明商集团整合一二层近8000㎡,将一层改造为综合社区商业街区,二层打造成智慧农贸市场。

走进市集内部,区域清晰、宽敞整洁,门头店招统一,转变成融生鲜蔬菜、小吃餐饮、干果零售、修补缝洗、适老休闲、社区工坊、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商业综合体,更是“秦淮区五老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业态层出不穷,老味道连绵不断,菜场,这座居民身边的购物宝藏,不仅重构了城市的生活肌理,更是让一座城市的消费更真实、更接地气。

科巷新市集

……你是懂美食的

“熏鱼外酥里嫩,鲜嫩多汁,太惊艳了!”

“汤包拎起来轻轻一戳,鲜甜的汤汁便簌簌涌了出来!”

“糯米鸡蛋糕吃起来口感好特别,跟之前吃过的蛋糕都不一样!”——游客

“科巷”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网红美食”的代名词。每天清晨,市集一楼的三姐酒酿、小郑酥烧饼、古早万丹、扬州狮子头门店早早就排起了长队。 门前数百米的巷子更是人声鼎沸,喧嚣热烈。

糯米鸡蛋糕、德州扒鸡、炸藕圆、牛肉锅贴、梅花糕……家家都有独门秘籍,个个都身怀绝技,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外地游客前来开启一场美食之旅。

除了街头小吃,市集里还有如省老字号集合店、贵州毕节农特产品展销店、汇冷鲜全球生鲜店专卖店等,让你“不出市集吃遍全球”。

临近中午,市集里的美食广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美食档口让人应接不暇,对于上班族而言,每天的饭点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光。

科巷新市集

……你是懂生活的

“菜场里还有理发的、配钥匙的、修鞋的,很有生活气息,我旅游就是为了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科巷菜场是个很好的窗口。”——游客

“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走进市集的南门,远远就能看见“社区工坊”的牌子。

这儿不仅有居民日常生活中需求的月嫂保洁等家政服务和家电手机维修服务,还融入了配钥修锁、干洗缝补、快剪理发等便民生活服务,辐射了周边5个社区近5万居民,成了大家最省心、最贴心、最安心的便民服务中心。

科巷新市集

……你是懂情怀的

“快看,这边的布置好有意思,好多以前的老物件老照片,这个自行车我家就有,我爸以前还带过我呢,快给我拍张照!”——游客

老照片、二八大杠、粮油店、......市集西门处的老街景引得不少居民和游客驻足。作为有历史传承的“老字号”,科巷新市集除了民生服务在肩上,更是有一份情怀在心中。

国潮灯箱、南京俚语墙、科巷浮雕、“水八仙”纱幔...让文化照进生活,让记忆印证现实。

不久前,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一场名为“设迹南京——发现城市创意计划”的展览在科巷新市集上演,设计师、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以科巷菜场进行主题创作,把菜场和周边作为艺术发生的场所,展现城市烟火气和市民生活智慧传承。

“老南京的城市记忆,最秦淮的市井烟火” 这句写在百年科巷浮雕墙上的话,也是科巷新市集的写照。

岁月流转中,不变的是服务居民的初心,提升的是功能与魅力,让更多人在科巷感受秦淮,遇见美好,我们一直在努力。

编辑:李卓

校对:熊向宁

审核:苍淑珺

责任编辑:苍淑珺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苏ICP备2024102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