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季,江苏的许多地名留下了古代学子孜孜不倦、勤奋苦读的印迹,也激励着现代学子追思前人、奋发有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市地方志学会会员张智峰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地名的来历和演变。
“古代有官办的学校,由此诞生了一批地名。”张智峰说。成贤街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东侧,北到北京东路,南到珠江路,南北长约1000米,道路名字来自明朝。朱元璋感到育人才、正风俗,莫先于学校,于是在元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九月,下令在元朝集庆路学旧址建立应天府学。明朝建立后,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随着规模扩大,国子学的房舍不够使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四月,朱元璋下诏在鸡鸣山下重建国子学。洪武十五年三月,朱元璋下诏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这是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北及鸡笼山,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东达小营,建有四座牌楼,故得名“四牌楼”。当时通往国子监的道路,由于是即将进入仕途的学生使用,故被称为“成贤街”。国子监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这里。
成贤街是条很有文化底蕴的街,现在的成贤街上分布有东南大学、谭延闿故居、杨廷宝故居等。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兴盛于明、清两朝,绵延存在了1300年左右。
夫子庙一带的贡院街,东北起桃叶渡,西南至瞻园路,得名与贡院有关。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的场所。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建康知府史正志建造建康府贡院。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举行。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考试仍在此按期举行,成祖继续派人建造江南贡院。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成明远楼,是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既可号令、指挥全场,也是监临、监视考场之处。清同治年间,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江南贡院规模成为全国之最。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张謇等皆出自于此。
南京还有两处地名与考场有关。2009年5月份,有人在即将拆迁的门东发现了上江考棚界石,界石就是标志地界的石块或石碑,由此这里定为上江考棚遗址。安徽,当时称为上江,因为相对江苏来说,处于长江的上游;江苏,当时称为下江。上江和下江的考生都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但是他们参加预考的地点并不一样,这两处考场分别称为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同时也是考生的宿舍。下江考棚在今天的南京市第一医院附近。上江考棚曾经换了几个地方,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后,正式搬到了老门东。
南京市考棚小学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身是程子祠学堂,1927年改名为考棚小学,现位于风景秀丽的秦淮河畔。
科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五老村,“科”其实指的是“武科举”,这里以前是武科营盘驻地。
除了以科举考场为名,南京还有沈举人巷、三元巷等一系列和科举人物相关的地名。这些老地名,都是对南京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来源:新华日报】